2006年9月26日,星期二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六版:服务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法官沈永标
严文渊

  今年57岁的沈永标是余姚法院一名有着38年工作经验的老法官。两年前,他成了院里专职的执行信访员。
  老沈善做当事人思想工作是出了名的,很少有信访当事人会在他那儿吵闹起来,而且大都能接受老沈的意见。朱某和黄某这对本已势成水火的老朋友就在他的“妙手回春”之下重归于好。2000年4月,由于债务纠纷,朱某将黄某告上了法庭,法院依法判决黄某归还朱某14万余元。经过执行,法院拍卖了黄某的住房,但尚有6万余元未能执行。房子被拍卖后,不堪重负的黄某离家出走,从此销声匿迹。直到去年,黄某才拖着一条残疾的腿回到了家乡,并在市郊租了一间房子居住。得知黄某回来后,朱某多次来到法院信访,要求恢复执行。可老沈知道,黄某身体残疾,没有工作,也没有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,并不具备恢复执行的条件。经验丰富的老沈决定先不让双方见面,以免激化矛盾。他多次单独找双方谈心,耐心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。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经过老沈数十次的努力,两人终于有了一致的意向,黄某表示愿意从亲戚处借钱归还朱某,而朱某也同意减免部分借款。
  别看老沈平常不温不火的,干起工作来可是韧劲十足,绝不含糊。他常说:“涉访执行案件往往执行难度较大,如果没有一股坚持到底、永不放弃的精神,是很容易半途而废、前功尽弃的。”去年年底,四川人马某走进了老沈的执行信访接待室,原来他在一年前的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,法院判决肇事者袁某赔偿18000余元,可袁某竟躲起来逃避法院执行,至今分文未付,现在他甚至连回家过年的车费都没有。查阅案卷后,老沈立刻和该案承办法官一起四方打听,辗转找到在某偏僻山村打工的袁某。当时袁某根本不敢相信法官居然能在这山沟里找到他。当天晚上,袁某就全额缴纳了18000余元执行款。
  (严文渊)